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4-5884
国内刊号:43-1492/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8062 人次
 
    本刊论文
我国教育投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在现代社会,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在教育投资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收益,个人收益,社会收益
  在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等不断发展变化,世界范围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增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和开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教育投资的状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无疑对我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我国教育投资现状
  我国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比例在逐年提高。例如1997年教育投资总额达到2,531.73亿元,比1991年的731.50亿元增长了2.4倍。其中预算内教育投资也在增长。1991年预算内教育投资占国家财政指出12.6%,1997年则占15.65%,1999年占16.8%。再如,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也在增长,1986年小学生生均经费为48.30元,1997年增长到115元;1986年普通中学生生均经费为134.90元,1997年增长到225元;1986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生均经费为2,464元,1997年增长到3,463元。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捐资办学多元化方针,近几年国家预算外教育投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且增长的比例和速度在加快。例如1997年国家预算外教育投资总量为271.7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比例达到37.13%,与1986年相比较增长了13.26%。
  教育物质技术条件得到了加强,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到1997年,全国按国家标准化要求基本配备各种实验仪器的中小学已达56%。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通过各种形式筹集改造危房资金达500亿元。
  二、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机器,9年义务制教育、高中、职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社会办学、私立学校、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已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教育体系。但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甚至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投资总量和相对量都比较低,这严重影响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教学仪器设备达标学校的比率以及图书配备达标学校的比率指标的提高,进而影响着教育投资的效益,也最终影响着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但直到现在,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有数据显示,1985年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5.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4.5%。当年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只有2.3%,而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才是4%,我国现在的教育投入都低于二十年前的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总量为6208.27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3.29%,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08个和0.04个白分点,其中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
  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未彻底理顺,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家投资总额严重偏低,导致教育投资收益低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方面已经实现了三大转变:首先,在对教育经费投入的认识方面,实现了由一般到重点的转变。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对教育经费投入的认识,均实现了重大转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已逐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已经并正在变成强大的精神、物质力量,成为办好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其次,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路方面,实现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坚持的是单一的国家政策。这种政策的直接结果,既导致国家财政负担的不断加重,又造成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一方面教育投入的短缺,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致使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和保证经济的增长,又必须发展教育,但国家又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在过去这种旧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下,国家财力既难以支撑庞大的教育体系,却又苦于找不到别的出路。于是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路方面,就只能在一种怪圈中打转。再次,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实践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走出了一条多渠道筹措的新路子。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低重心”的教育发展战略,改革了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对基础教育开始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各级政府成为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的直接责任者,这种办学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为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路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即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学费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杂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建立教育基金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路子。新路子带来了新变化,使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迅速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办教育的物质条件。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纲要〉实施意见》,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均对保证教育经费六条来源渠道的支出、增长与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至此,可以说我国的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初步迈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解决教育投资问题的对策
  首先,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是缓解教育投资短缺的关键之所在。教育事业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国家的一种基本经济设施,它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熟练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保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投资的收益者首先是国家和社会。此外,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所谓主导地位,不是就其绝对量和其相对量而言的,而是指财政收入的高度民主集中性,它由政府掌握,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新分配。因而,为了缓解我国教育投资短缺的局面,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当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企业的收入和劳动者个人的收入,虽然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主要部分,但这部分收入属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它是分散的,每个企业和劳动者所能支配的仅仅是归他们所有的部分。因而这部分收入无论其绝对量还是其相对量,在国民收入中都不居主导地位。因此,从国家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构成来看,缓解教育投资短缺的局面,增加国家的投入正式关键之所在。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绝大部分由政府负担。

多年来,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为2%左右,尚处于“教育供给短缺”时代,与国际投资水平4%相距甚远,这就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并实现教育成本分担,即使在“普九”义务阶段,家庭还不得不承担部分学杂费等;高等教育费用对部分家庭实在难以承担,导致每年金秋时节,一些生活困难的家长和学生,面对“高考录取通知书”出现悲忧交集的尴尬局面。中央决定,在2010年内,教育公共指出占GDP的4%,与此同时,对各阶段实行教育陈本分担,这的确是发展教育事业和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良方。
  其次,增加供给,缓解教育投资短缺的矛盾,企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是教育成果的主要摘取者和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技术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拥有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数量、质量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然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和技术、管理人才。而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进入企业后,就会促进企业劳动力生产率的增长,使企业的利润大幅度提高。所以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此外,从“能力支付”原则出发,企业也有这个能力。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国家财政来自企业利润的比重逐年下降。据世界银行在《中国:收入和税收政策》的报告中提供的数据表明,财政来自企业的利润的收入比重的下降,相反说明企业利润的增加。企业税后利润也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企业也有可能增加对教育的部分收入,以缓解我国教育投资短缺的矛盾。
  再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确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在传统的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下,我们往往采取的是速度型发展战略,以数量追求为目标,以学校要增加多少,人数要达到多少,各级毕业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要占到多少等一系列数量指标为主要内容。而这种目标的具体政策特别是投资保障政策却很少考虑。这种以数量为主的发展目标本身就是一种需要膨胀型的目标。因此,要抑制教育投资需求膨胀,就一定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确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的目标,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如果我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办9所学校,就不要勉强办10所学校。
  最后,采取各种鼓励政策,广开教育投资门路。教育是需要巨额资金才能撑起来的事业,但在目前国力下,光靠政府投入、政府筹措是难以满足其需要的,“穷国办大教育”,这是我国相当一段时期的国情,面临这种情况,我们要动员广大民众,想方设法,拓宽教育投资融资渠道。在坚持国家投资为主,适当增加教育经费。根据国际惯例,社会集资、捐资是其有效方式之一,包括海外侨胞、知名人士、个体劳动者,我们应采取鼓励政策,调动捐资助学的积极性。
  四、提高教育经济收益的对策
  首先,加大政府职能,增加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包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与一个国家是否重视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国家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投资体系。随着人才地位的逐步凸显,国家对教育投资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今年国家出台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全免学费的政策,这是国家对教育大力支持的表现。在今后,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将会越来越大。
  其次,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存在着条块分割、部分分割现象,使教育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管理、监督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存在许多不规范、不稳定的现象。同时教育投资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教育投资能否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与教育投资结构即教育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分配比例密切相关。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稳定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改变过分重视高等教育、忽视基础教育的现状。
  再次,加强投资管理,开展收益评估。国家在提高和保证教育投资的前提下,确保教育投资渠道的畅通。不仅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而且还要督促学校认真执行、保证落实。同时学校内部也要加强各种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教育投资来源,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